特色教学

【班本课程】 “古韵书香气,诗词润童心”—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沁园班班本课程活动

时间:2024年05月16日 13:55 阅读:

       诗,典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演绎着不朽的风骨铿锵。诵读经典古诗,让吟诵成为习惯,使书香飘逸校园;感悟经典,将经典诗词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以及深刻的哲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娃。为了让每位幼儿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沁园班班本课程开展 “古韵书香气,诗词润童心”趣学古诗系列活动。

课程缘起

       孩子们在室外进行体能训练时,看到幼儿园栅栏上开满的月季花,苗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背起了古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果果说“我也会背,我还会很多古诗呢!”不一会讨论声传来,“我都会二十首古诗了!”“我都会二十五首古诗了!”在这场讨论声中,我发现班级的孩子们对古诗很有兴趣,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沁园班的古诗主题课程。

诗的起源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几首古诗,都是从哪里学的古诗呢?”

     “我妈妈教我读古诗、我在幼儿园里也学习古诗”

     “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呢?”

     “我知道:“李白、白居易、杜甫”孩子们踊跃举手。”

       小朋友们了解的可真多呀!但诗词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通过调查,原来古诗词最早源于劳动,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便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词。

       中华诗词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沿着历史的脚步,以诗词为脉络,从诗的起源讲起。由远古时期的中国第一首诗歌到《诗经》《楚辞》;由汉魏六朝诗歌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诗词以及新中国的优秀诗篇充分涵括中华诗词几千年发展历程中那些伟大诗人、诗作及其背后的故事。中华诗词让我们感受到生当作人杰、海内存知己、红豆生南国、江山留胜迹、采菊东篱下、月是故乡明的独特魅力,在思索感悟之余获得智慧与宁静。

诗中有乐,诗中有趣

      沁园班的小朋友们都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在和孩子们的共同探讨下,我们也探究出了多种学习古诗的方法,通过表演、游戏、比赛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加深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听古诗】

       在沁园班设置了古诗播音站,每天由一位小朋友带领孩子们共同诵读一首古诗,孩子不仅能在边听边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还提高了孩子们勇于展现的自信心。

【唱古诗】

       沁园班的小朋友们都是小小歌唱家,利用拍非洲鼓有节奏地说、唱古诗,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演唱的古诗吧!

【演古诗】

       古诗所表达的往往都是一幅情景、一个故事,孩子们化身“小导演”“小演员”大胆创编,一首首古诗词的美丽景象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比古诗】

       我们还开展了古诗小达人的活动,主要项目有“古诗抢答”“古诗接龙”“看图说古诗”等利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古诗储存量。

【研古诗】

       利用周末的时间,孩子们还与爸爸妈妈一起绘制了诗词调查表,看着一张张图文并茂、鲜艳有趣的调查表,我们相信孩子们也都能成为“小小诗词传承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孩子们用灵活的双手表现古诗里的内容,描绘美景,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诗词为友,与圣贤对话,美在其中。

     “画卷视通万里,诗歌思接千载”。诗与画的审美情趣,自古以来尤为人所推崇。“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言的诗”,有些诗,如画;有些画,如诗。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巧妙配合画图方法使传统的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鼓励幼儿把对古诗的认知用有趣的方式记录下来。

诗中有情,情中有意 

       每一首诗都是一段岁月,每一首诗都是一道风景。我们沉浸在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里,沉浸在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接下来我做小老师,来讲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诗词,了解背后的故事吧。

 

       沁园班开展此次 “古韵书香气,诗词润童心”的班本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更加体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孩子们徜徉经典,沐浴书香,在古诗词的滋养中尽享自然之美,在经典诵读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我们对于古诗词的探索仍在继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又带着更多的思考,不断前行……

文字:郭景云

编辑:高莉

审核:张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