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学

“绳”奇之旅——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思齐班班本课程

时间:2024年05月23日 14:09 阅读:

课程起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5-6岁幼儿能够连续跳绳”的要求,所以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跳绳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技能,也是幼小衔接工作中学习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本学期初老师就新增了跳绳的活动,新活动引起了孩子们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兴奋地和别人分享自己已经会跳多少个了,有的孩子则担心自己不会跳绳,于是孩子们与跳绳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跳绳初体验 

       在户外活动时,值日生将跳绳的收纳筐取出来,里面放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绳子,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期待,于是老师请孩子们自己先随意选择筐中的绳子进行尝试,在和绳子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杨佳茵:"为什么筐里的绳子有的这么长,有的这么短?"

      黄奕鸣:"为什么这个绳子那么粗?还没有手拿的地方?"

      赵一诺:"怎么跳绳呢?"

      王铭泽:"老师,你看这个绳子和我的不一样,它是用塑料编的。"

       面对琳琅满目的绳子,孩子们无疑是充满好奇的,对于刚接触跳绳,孩子们的兴趣点更多是在跳,而对绳子的结构与材料并不熟悉,老师通过图片的讲解,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绳子的构造与作用,激发孩子的跳绳兴趣。

     孩子们带来的跳绳组成了大家族,了解了绳子的不同以后,新的问题就产生了。那什么样的跳绳更适合小朋友跳呢?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跳绳练习后感知了每种绳的优缺点。

竹节绳

       优点:绳子打在地上的声音很好听,方便计数。

       缺点:第一次调节绳子的长度有点困难。

塑料绳

       优点:跳起来很轻。

       缺点:容易断,跳着跳着还会卷起来。

跳绳我不怕

       卢梭在《爱弥儿》开篇谈到: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思考和认识。那孩子们在自主跳绳中的难题到底是什么呢?

      航航:"我觉得很难,特别是甩过绳子后,我就是跳不过去。"

      峰峰:"看别人跳起来很简单,自己就是不会,甩绳和跳合不在一起。"

      坤坤:"我不喜欢跳绳,太没意思了。 "

      熙熙:"我的绳子总是甩不过去。"

      灏灏:"我自己试了很长时间就是不会连跳。"

跳绳初调查

       孩子们对于跳绳的兴趣毋庸置疑,可是他们却有着最大的担忧——我不会跳绳。我们对班级孩子的跳绳情况做了调查以后,分为“我不会跳绳”“我会一个一个跳”“我会跳绳”三个水平。跳绳活动中孩子们遇到的“困难”用符号和图画进行了记录。

      在尝试跳绳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各种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找出了解决办法——通过观察与学习跳绳的正确方法,并且讨论跳绳前应该需要做哪些准备。

      问题一:绳子总是打结怎么办?

      绳子打结了,要在跳之前把绳子理顺,可以在跳绳的时候把手张开一点。

      问题二:总是打到别的小朋友怎么办?

      齐若行:在跳绳时和边上的小朋友保持距离就不会打到了。

      问题三:绳子过去了,脚没过去怎么办?

      蚩怡童:可以和视频学习一下跳绳的方法,可以先慢慢跳,学会了,再跳得快一点,或者找会跳的小朋友帮忙。

      问题四:不会跳绳怎么办?

      可以请会跳绳的小朋友或者老师教你,然后多练习,还可以看视频或者图片,学习怎么跳绳。

       教师小结: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清楚地掌握跳绳的方法,我们通过经验分享、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观看视频学习跳绳动作。如徒手摇绳、增强跳跃等内容,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跳绳的步骤,也为跳绳活动做好经验上的准备。 

各显“绳”通      

       为了激发孩子们互帮互助的精神,同时发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根据孩子们的意见,我们进行“小师父帮助小徒弟”的活动

 

       孩子们了解了跳绳方法,在一次次的坚持练习中,逐步熟悉并掌握跳绳技能,有的孩子从一个一个跳绳变成了能连跳,有些从一次跳10个向着一次跳40个努力,还有些从不会跳绳慢慢地能够一个一个跳了,孩子们的跳绳兴趣越发浓厚,通过表格为自己记录。

      每一个小小的目标背后都隐藏着辛勤的汗水、活动时间,班本课程创办之初,小朋友常常会问:今天我们要练习多少个跳绳呀?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加,小朋友已经不需要共同制定目标,能够自己早早做好当天练习的规划。幼儿积极的态度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同伴之间互相鼓励,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支持幼儿的发展与引导,激发幼儿更大的内在动力。


花样玩绳,各显“绳”通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对跳绳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因此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跳绳类游戏,户外自主游戏中,他们结合场地的位置,探索出多种绳类游戏:跑跳、合跳、跳大绳等游戏,这些丰富的绳类游戏,让整个户外活动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也更喜欢绳类游戏了。

       在本次“绳”奇之旅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孩子们的问题为出发点,关注其中教育价值,不断调整支持策略。尊重孩子们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提供材料、环境、游戏的支持。鼓励孩子们通过行动解决问题、拓展经验。他们用多种学习方式与资源互动,构建跳绳经验,同时收获了良好的运动兴趣、身体素质和学习品质。在跳绳活动中,孩子积极参与,他们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跳绳氛围。我们将继续捕捉幼儿在运动中的兴趣点,引导幼儿开心、愉悦地有效运动、学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我们与跳绳的故事还在继续,一起期待我们更多的变化和成长吧!

图文:宋维秀、牛叠文

编辑:高莉

审核:张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