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老师|张斓:以初心护童真,以专业暖人心
自2015年投身幼教事业,张斓从一线教师逐步成长为园长助理。身份虽有变化,但她“用眼看孩子世界,用心听孩子心声”的初心从未改变。作为小儿高级推拿师,她每日提前到园,清晨在门口迎接孩子时便细心留意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保健时段会为脾胃虚弱、鼻塞的孩子轻柔推拿调理;她能叫出全园80%孩子的姓名与喜好,用一句精准的牵挂化解新生的入园焦虑,将对孩子的爱融入每个细节。

在家长眼中,她是值得托付的“靠谱合伙人”。送接园的间隙,她总会耐心向家长反馈孩子的点滴进步,安抚晚接家长的焦灼情绪;面对孩子积食、换季易感冒等问题,她不仅结合专业知识给出推拿建议,还定期组织家长课堂,手把手传授实用的保健手法,凭借真诚与专业收获了家长们的一致信任。

对同事而言,她是携手同行的“贴心好伙伴”。她从不以管理者自居,年轻教师公开课紧张时,她会逐点梳理环节设计与互动方式;班级遭遇分离焦虑难题时,她会分享经验共商解决方案,还主动传授小儿推拿基础常识,助力同事提升应对孩子小不适的能力。她将“最美”藏在日常的每一份坚守里,用初心浇灌童真,用专业护航健康,成为幼儿园中一道温暖而可靠的光。
最美老师|陈小娟:以爱为翼,守梦十八年
十八年光阴,在幼儿园的晨光里缓缓流淌,陈小娟老师把青春酿成了孩子口中的“甜甜时光”。她是账目中一丝不苟的会计,让每一笔幼教经费都清晰透明;是孩子身边温柔细致的保育者,把哭闹的小脸蛋拭干,将微凉的小手焐暖。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用爱心包容每个孩子的小脾气,用责任守护每一段成长轨迹,用细心发现孩子眼里的光,用温暖的怀抱接住所有不安,再把最治愈的微笑,种进每个孩子的童年里。

她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却是孩子们心中最亮的星——这就是陈小娟,用十八年时光,把“幼儿教师”四个字,活成了最美的模样。
最美老师|李晓峰:20年守着一口锅,他是孩子舌尖上的“安全卫士”
清晨六点的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最先苏醒的不是操场的滑梯,而是厨房的抽油烟机。当孩子们还在睡梦中时,穿着洁白工服的李晓峰厨师长已经站在操作台前,手里拿着当天的食材清单——这是他在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厨房度过的第20个年头,也是他守护孩子们“舌尖安全”的第7000多个日夜。

有人说,幼儿园的老师是站在讲台前的守护者,但李师傅的“讲台”,是三尺灶台;他的“课本”,是每日更新的营养食谱;他的“学生”,是每一个捧着餐盘、眼睛亮晶晶的孩子。从行业新人到经验丰富的厨师长,20余年的厨艺生涯里,他把最宝贵的时光都留给了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每天凌晨核对食材检疫报告,确保每一颗青菜、每一块肉都来源可溯;清洗、切配、烹饪的每一步,他都守在现场,连菜品出锅前的温度都要反复确认;遇到挑食的孩子,他会悄悄调整菜品的软烂度,把胡萝卜切成星星、把土豆做成小丸子,让“吃饭”变成孩子们期待的事。

“孩子的饭,一点都不能马虎。”这是李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话。20多年里,他记不清核对过多少份食材单据,也数不清为孩子们调整过多少次食谱,但他始终记得一个“零”——零饮食安全问题。这份“零记录”的背后,是他每天提前到岗的坚持,是食材入库时“多问一句、多查一遍”的较真,是每顿饭后仔细复盘的严谨。他的白大褂上总沾着淡淡的油烟味,手上的老茧是常年握锅、切菜留下的印记,这些都是他给孩子们最实在的“安全感”。在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老师”从不只意味着教书育人。像李师傅这样,用双手为孩子准备健康的饭菜,用20年的坚守筑牢食品安全的防线,用细致的关爱温暖孩子的成长,他也是孩子们心中最可爱、最可敬的“最美老师”。
编辑: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