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学

【区角观摩】乐在区角,共研成长——信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区角游戏教学观摩活动

时间:2024年05月24日 14:12 阅读:

      “小孩生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命即游戏。”                     

——著名教育家 陈鹤琴

       区角游戏作为一种自主游戏,是孩子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通过活动环境、活动材料,让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选择区角活动和合作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深受孩子们喜爱。5月16-24日,我园开展了区角游戏观摩研讨活动。

环境育人,浸润无声

       为了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平台,各班老师在郑园长的带领下走进每一个班级,对各班的环境创设、区角设置以及区角材料的投放进行观摩评比,在观摩的过程中边交流、边思考、边学习、边改进。

别样区角 ,特色呈现

       班级是孩子的,游戏是孩子的,玩什么,怎么玩也应该是听孩子的,我园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基于班本实际,幼儿年龄特点及需求,老师们用心创设了一个个属于孩子的小天地。难能可贵的是在区角的每个角落都有幼儿游戏的痕迹。充分体现了“幼儿为先”的教育理念。

思齐班:美工区《我有一双小小手》

       幼儿在美工区探索秘密时既练习了手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还提升了他们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与创造,更为他们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场所。所以材料上,投放了彩色笔、马克笔、油画棒、儿童剪刀、胶棒等。同时也在进行着废物利用,比如,小朋友将废弃的瓶子进行换装游戏,做成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瓶,给教室增添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

明德班:表演区《小鬼当家》

       让孩子们自主表演,除了带给孩子快乐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孩子在表演中互相沟通、交往、合作, 提高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们在小提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身边不时有美丽的泡泡飞来飞去……多么幸福的童年!

沁园班:角色区《美食坊—吃碗面》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每一位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在活动中成为自己的主人。不仅仅只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让孩子们知道与人分享,珍惜爱护粮食的美好品质。孩子们有炒菜的、有收银的、有服务的……井然有序地操作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

静园班:语言区《有趣的沙盘、神秘的盒子》

如果说,故事是一颗种子,那么神秘盒子就是沃土,它能够让孩子在玩中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看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的状态,这说明故事盒子不仅仅充实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还为孩子们打开心灵世界的一扇窗户。在故事中,去学习、去认识、去感受,这对孩子们的一生成长与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孩子们专注地在沙盘上边画边写,脸上洋溢着幸福!

秋实班:科学区《梦幻变化》

      科学区的打造是在融合班级教育环境的情况下,为孩子进行科学探索做了充分的准备,搭建了平台,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水杯,颜料,纸张,放大镜等材料,即使是最普通的物品,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每个实验都是一次小探险,在通往知识的旅途中绽放光芒,我们快乐着进步,我们探索着真理。

清风班:建构区  《我是小小建筑师》

      孩子是天生的建筑师。老师要尊重孩子,让他们动手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能理解空间关系,平铺、架空、围合等搭建技巧,更能提升建构造型审美能力。快看!忙碌的小小建筑师们,在自由建构的过程中尽情创造。

交流研讨,共促成长

       区角观摩结束后,郑园长与观摩组老师面对面交流,她首先对老师们的工作热情给予肯定,提出了“把课堂交给孩子,把材料还给孩子,把空间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追随他们的喜好,追随他们探索的脚步。做有“意识”的老师,做智慧的“旁观者”,给孩子更有“意思”的童年。观摩教师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方向与大家进行积极讨论、各抒己见。班级教师根据观摩组提出的问题,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反思、研讨,讨论出调整措施,并认真做好后期的整改和优化。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我园将继续以教师成长为导向,以幼儿发展为目标,让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浸润幼儿多彩的童心,利用无声的材料创造有声的教育,让孩子爱玩、会玩、会学、善思考、乐创造,让室内自主游戏真正成为孩子深度学习和快乐成长的阶梯。

图文 | 王媛、郭景云

编辑 | 高莉

审核 | 张斓